香光寺

发表时间:2017-09-26 14:14

南通县二甲香光寺原名香光莲社,位于南通县二甲镇中心街41号,1933年建,初建后,居士江谦到该社讲经两天,听者云集。


1935~1938年,先后募化筹资建山门、大殷等大小房屋33间,占地面积2亩,三年竣工。庙向坐北朝南,山门临街,四合院建筑。寺庙建成后,三余禹稷寺又真法师提议将香光莲社改名为香光寺。


香光寺供奉释迦牟尼、观音、文殊、普资等大小佛菩萨像共36尊。斋堂内供一尊监斋神像,身高2尺,左手持棒,右手执槌,其两旁对联云:“私藏饮食三铁棒,未供先食九铜槌。


全寺共有僧人15人。


1958年,香光寺改作二甲地区医院。医院由通海街迁至佛堂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时寺中佛像被毁。19876,经南通县人民政府批准,在二甲镇东北新市街北处建二甲佛堂。同年8月建成殿堂5间、宿舍等房数十间,并铸铜鼎一尊。佛堂南北长约30,东西约7米。用地约3亩,实用建房面积550平方米。


1986年初,香港居士捐资雕塑玉佛一尊,玉佛重约1吨,高约1.5米,系北京石厂雕塑,现供奉在佛殿内。同年,在浙江、上海等地的“护法”支持下,从苏南运来木身装金佛像,计有: 西方三圣、千手观音、地藏菩萨、韦驮天将等,以及钟鼓、法器等佛教用品。198710月正式开放,大殿上悬挂着“大雄宝殷”匾额,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。


1988619,在二甲佛教活动点召开、成立了南通县佛教协会。1991年夏,浙江普陀山法雨寺都监觉正法师回通探亲,专程参拜了二甲佛教活动点,并捐赠人民币20万元。


分享到: